中國甘肅網12月15日訊(本網記者 張蘭琴)記者從甘肅省文旅廳了解到,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的驗收結果,由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實施并提交的14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被評為優秀等級,分別為代三海(武山旋鼓舞)、希熱布(甘南藏族唐卡)、陳永清(永昌縣卍字燈俗)、馬金山(松鳴巖花兒會)和華爾貢(甘南藏族民歌)。
代三海(武山旋鼓舞)
希熱布(甘南藏族唐卡)
從2015年起,文旅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旨在通過采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并進行公共傳播。通過拍攝制作綜述片、口述片、傳承教學片、項目實踐片,濃縮展示展現國家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一生的藝術精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陳永清(永昌縣卍字燈俗)
馬金山(松鳴巖花兒會)
華爾貢(甘南藏族民歌)
據了解,根據文旅部工作要求,按照甘肅省文旅廳的安排部署,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連續開展了2015年度、2016年度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并向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提交了結項資料。于2019年4月正式啟動了2017年支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選定具有豐富經驗的拍攝團隊,對我省10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記錄工作。經過前期調研、文獻收集和中期錄制拍攝以及后期整理編輯等過程,于2019年11月完成了記錄工作。2020年7月,經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抽復查驗收,最終確定2015年、2016年、2017年的14個支持項目中5項為優秀,9項為合格。
大家好,樂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意思通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非遺是歷史的回聲,也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更是華夏兒女共同的記憶與財富。請圍繞“非遺”這一話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觀察,講述一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故事。火壺表演展現的不僅是美麗的景象,更是傳統文化的承載。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遺傳承人社區傳承工作室”名單。華興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25屆大會上通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用“傳統文化和民俗”來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最終明確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