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 熊輝 )(5月24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湖北主會場——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新聞發布會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活動期間,從5月31日至6月4日,設在武漢市國際會展中心的主會場。
“一塊茶磚走四方。長盛川青磚茶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當年實現利潤1030萬元,產品遠銷蒙古、俄羅斯等地,成為中蒙俄友誼的使者,趙李橋磚茶帶動5萬人就業,產品遠銷俄羅斯和西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陶宏家介紹,開幕式將推出《非遺耀荊楚》的專題匯報片,全面發布湖北非遺發展情況,并公布湖北首批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并進行授牌及非遺企業代表發布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倡議。
“我們精選了湖北省內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展現地域特色和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湖北省群藝館館長、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邢君成介紹,活動中還將舉辦“喜迎二十大 點亮新生活”湖北非遺成果展,按特色食品、手工制茶、傳統釀造、挑補織繡、手工工藝、傳統醫藥六個類別展區,設22個特裝展位,分別呈現長盛川青磚茶、孝感麻糖米酒、房縣黃酒、武漢漢繡、大冶刺繡等制作技藝。六個展區結合圖文、實物、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展陳方式,全方位展示湖北省非遺產品融入人民生活,非遺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最新成果等。
“‘錦繡中華 楚楚動人”湖北非遺時裝秀’,全面展示漢繡、堂紡疊繡、大冶刺繡、棗陽粗布、陽新布貼等多個湖北非遺項目的服飾系列精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以及調研員孫旭說,活動亮點以模特現場走秀結合文藝表演的方式,其中有70%為代表性傳承人手工精制的傳統服飾;30%為武漢紡織大學設計,將湖北非遺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巧妙融合,符合大眾審美的時尚服飾。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陶宏家介紹,按照活動倡議和自愿原則,湖北全省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非遺項目四級聯動,線上線下聯動,全省22家非遺企業代表共同倡議,6至8月推出優惠展銷季湖北非遺產品優惠展銷季暨首屆非遺時裝秀5月31日開幕,100個項目、470個非遺產品全部實行優惠展銷,有的優惠幅度達50%,以此擴大消費、助力文旅企業疫后重振。期間,還將開展線上直播帶貨。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