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了《關于公布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省級示范點名單的通知》,正式認定了一批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省級示范點。石門縣羅坪鄉長梯隘村被認定為非遺村鎮省級示范點。
羅坪鄉長梯隘村土司文化源遠流長,至今保留農耕、哭嫁等傳統習俗,土家山歌、薅草鑼鼓、九子鞭、群口漁鼓等非遺項目在這里傳承百年,每年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非遺篝火晚會等活動30余場,服務群眾5000余人,是省級非遺項目土家山歌傳承基地羅坪鄉的主要傳承場所。境內孕育了千年銀杏、百畝云海、茶歌走廊、青紅石林等奇觀異景,以銀杏客棧為代表的土家建筑集群依山而建,傍水而榮。全域1500畝生態有機茶園,每畝收益近5000元,有效搭建 “茶葉夯實旅游業基礎,旅游業帶動農民增收,農民推進三產發展”的經濟內循環機制,給周邊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后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多項榮譽。
近年來,羅坪鄉黨委政府有效實施政府主導推動、基層治理融合、文旅開發帶動的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非遺體系、健全非遺檔案、優化非遺隊伍、創新非遺形式、擴大非遺載體,打造特色產業,做好“老傳人引領、新節目治理、多產業聚力”的 “非遺+”微工程,切實將非遺融入社會發展、嵌入產業鏈條。此次非遺省級示范點的獲評將成為該村加大非遺傳承力量,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平臺,進一步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融”、“新”三項工作,打造文旅農三位一體的特色文旅村鎮,實現文化興農、文化活旅、文化潤民的鄉村文化全面振興。
來源:石門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揚
編輯:胡穎
【來源:石門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發至郵箱newmedia@xxcb.cn,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內容咨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