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qkumq"></rt>
    <li id="qkumq"><dl id="qkumq"></dl></li>
  • <rt id="qkumq"><acronym id="qkumq"></acronym></rt>

    【喜迎十九大 文脈頌中華】一起來了解“非遺”到底是什么?

    資迅| 2024-01-28| 0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日益重視下,在習大大“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的號召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許多人主動加入到了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當中。

      盡管聽得多、看得多,但“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是什么呢?它跟“文物”、“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有什么不一樣?

      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并不難,“顧名思義”就可以,下面跟著小編探尋非遺吧!

      一、如何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的“非物質文化”?

      “非物質文化”與“物質文化”相對,一個側重于精神,一個側重于實體,它們的區別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傳承方式是否依賴物質形態而言的。

      “物質文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指其中凝聚、體現、寄托著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狀態、思想感情的物質過程和物質產品,如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木雕、壁畫等等。

    物質文化

      “非物質文化”又叫“無形文化”,看不見也摸不著,它是指人類在通過不同的手段讓物質附加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的過程中產生的精神文化,如民間文學,傳統音樂, 傳統舞蹈, 傳統美術,傳統醫藥,傳統戲劇、曲藝,民俗 ,傳統技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等。

      舉個例子:

      一個工匠雕刻一頭石獅子。

      工匠雕刻石獅的技藝,是裝在他的腦子里,體現在他的手藝里的,包括怎么選料、怎么設計、怎么勾勒、怎么造型、怎么精修、怎么打磨、怎么配座等等,這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就是“非物質文化”。

      當工匠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把石獅子雕刻完成之后完整的作品就成為我們可以感知、可以觸碰的“物質文化”了。

      二、如何理解“遺產”兩個字?

      簡而言之,“遺產”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在非遺領域,以活態形式世代相傳,傳承時間超過100年的才能被稱為“遺產”。

      像古琴藝術,歷經中華文化千年的沉淀,肯定是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古琴藝術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那么現、當代產生的一些文化算不算呢?比如TFBOYS的歌曲?

      答案是否定的,盡管它是非物質的,但卻算不上“遺產”。如果這些歌曲在百年之后還能經久不衰,為后代的人們所傳承,就有可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以,只有具備“非物質”和“遺產”兩大屬性的文化形態,才能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的根基,它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像眾所周知的京劇、剪紙、太極拳、春節等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工業文明的沖擊之下,目前,還有一小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狀況并不良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注非遺、熱愛非遺、保護非遺的隊伍中來!

      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定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按上述第(一)項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笨陬^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脖硌菟囆g;

     ?、成鐣嵺`、儀式、節慶活動;

     ?、从嘘P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祩鹘y手工藝、醫藥和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

      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游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文/徐庶  譚鵬敏

    圖/劉穎、皮卡丹、部分來自網絡

    編輯/楊忠云

    "文化湖南"投稿郵箱 :hnwhxcxx@163.com

    相關推薦

    揭秘非遺春節背后的風水文化與傳統習俗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資迅 105 2025-05-11

    什么是文化遺產_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資迅 101 2025-05-10

    文旅與數字化運用開啟香格里拉非遺新篇章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資迅 55 2025-05-09

    妙筆油紙傘 傳承非遺夢 | 辛厝寮小學開展油紙傘彩繪活動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資迅 130 2025-05-08

    溫州這戶人家追風100多年,入選非遺名錄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資迅 96 2025-05-07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全部| 青青青视频免费|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国产精品第八页|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视频2018|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台湾三级香港三级经典三在线|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 美女18一级毛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天堂网在线.www天堂在线资源|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一级毛片试看60分钟免费播放| 全部免费的毛片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精品欧美同性videosbest|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国产91在线|欧美|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羞羞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天天视频官网天天视频在线| 日本成本人视频| 秋霞日韩久久理论电影|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2019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a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