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觀察 江藝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
極具創意的非遺作品,色彩鮮明具有彝族特色的設計……通過身穿彝族傳統民族服裝模特的展示,一件件獨具匠心的作品將涼山非遺文化呈現在大家面前。4月7日,首屆涼山非遺創新設計大賽屆決賽現場,觀眾連連稱贊,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為弘揚涼山傳統文化,充分挖掘非遺價值,促進創新式發展,推進涼山本土品牌建設。首屆涼山非遺創新設計大賽通過前期初賽的激烈角逐,共有28位設計師作品進入決賽。據了解,現場專家評委將在公證處的公證下評選出10名優秀設計師的作品,評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將進入唯品會駐四川涼山傳統工藝工作站產品渠道,后期可進行市場化推廣等合作。
在決賽現場,設計師們帶來一款款突破傳統,融合創新的藝術作品,有現代和傳統結合的彝族服飾、充滿時尚元素的絲巾、精美精致的包具等作品,不僅讓非遺走進生活,也讓作品回歸了生活。
來自雅安的設計師張鳳嬌,憑借著對涼山風光的喜愛以及對彝族文化濃厚的興趣,帶來了具有涼山風情的手工藝銀飾作品。“雖然我不是涼山人挖掘非遺價值,首屆涼山非遺創新設計大賽評選出10件優秀作品,但我希望涼山非遺文化在我們設計師中能到更好的傳承,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同時也讓傳統的手工藝品等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張鳳嬌說道。
活動通過視頻播放、實物展示、問答環節、評分、報分,上百件作品精彩紛呈,最終10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據了解這些優秀非遺作品將參加在深圳舉辦的時裝周活動,屆時將會登上更大的舞臺,與全國各地優秀的設計師同臺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
本次大賽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指導,由唯品會駐四川涼山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
據悉,目前涼山現有國家級非遺名錄20項、省級非遺名錄111項、州級非遺名錄318項,縣級非遺名錄1209項,11名國家級傳承人、95名省級傳承人、300名州級非遺傳承人。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3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2個。涼山州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該賽事的成功舉辦也將發現、吸引、挖掘涼山傳統手工藝類優秀設計人才,有效促進就業,持續增加收入,助力涼山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并將進一步提升涼山的知名度,以及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上一篇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