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8月26日晚,“揚州·好運集”非遺主題市集暨“民間文藝交大運”征集展演活動在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啟動。 崔佳明 攝記者在現場看到,展示展銷展演的非遺項目有揚州剪紙、揚州面塑、刺繡、雕刻、糖畫、富春包子、黃玨老鵝等,同時還有雕版印刷、古琴、謝馥春脂粉、文人香等都是極具體驗的揚州特色的非遺項目和產品。
揚州,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揚州八怪、揚州學派、揚州“三把刀”等傳統文化蔚為大觀,揚州玉雕等20項傳統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揚州雕版印刷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民間文藝交大運展演,生動展現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間文藝傳承創新成果。 崔佳明 攝“傳統非遺美食、非遺文創產品、民俗展演、傳統戲劇串燒等元素在這里碰撞,讓非遺搭上夜市經濟的‘快車,增添城市夜經濟的文化氣息,助力文旅消費市場的快速復蘇。”揚州市文廣旅局非遺處處長苗芹告訴
當地眾多民眾及游客走進古街,品味城市煙火,體驗“古城之美、非遺之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張卓君 攝當晚啟動儀式上,民間文藝交大運展演,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揚州月》、揚州清曲《楊柳青》、揚劇《愛如山河日月長》《三勸夫君》等生動展現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間文藝傳承創新成果,彰顯運河城市形象和文化自信。揚州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尤萌告訴
同時,揚州還推出“繽紛璀璨·夜揚州”“穿越古今·憶揚州”“探秘運河·最揚州”“全域旅行·趣揚州”四條非遺體驗線路。這四條主題線路將近20余項非遺體驗項目串成一條璀璨的項鏈,巧妙的融入了“運河”“古詩詞”等熱點文化元素,通過走讀及互動體驗的形式,將揚州的城市記憶重新喚醒,生動立體地展現在體驗者面前,內容豐富飽滿,“不盡”非遺,韻味悠長。
讓非遺搭上夜市經濟的‘快車,增添城市夜經濟的文化氣息。 張卓君 攝本次活動為期5天,至8月30日結束。活動圍繞“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主題,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突出傳統非遺技藝展示、傳統文藝展演、傳統手工藝、非遺美食、文創手作、現代音樂、國潮元素、傳統戲曲串燒等有機融入城市夜經濟,聚焦“非遺暢享夜”“文藝璀璨夜”“好物歡購夜”“書香浸潤夜”等主題板塊,在個園花局里,東關街美食廣場、東關街馥園、東關街東門廣場等區域打造更多消費場景,激發夜間消費潛力。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相約花朝為主題的文化盛宴如期綻放。“我已經連續三年來參加花朝節了,在這里我不僅展示作品,更講述非遺文化以及張店女紅坊背后的故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場持續兩天的非遺文化盛會,不僅搭建起非遺活態傳承的立體舞臺,更通過文化+旅游的創新融合,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