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黃亞芳
五彩斑斕的棉布,經過王彩紅一針一線的縫制后,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布藝兔子就呈現在眼前......
今年春節,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市的省級非遺香包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彩紅精心創作了一批牡丹圖案的布藝小兔子,她告訴記者,牡丹有富貴祥和之意,將美好的祝福融入小兔作品中,希望傳統手工為春節增加喜慶的氣氛。
記者了解到,王彩紅兒時起就跟隨姥姥學習傳統手工制作,幾十年來練就了一手好手藝。多年來,為傳承民間藝術,她扎根民間,把古典和現代結合起來創新作品,備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新作品“生肖兔”不僅在上海、蘇州、廣州等南方地區很受歡迎,銷往了國內許多特色景區,甚至通過她在社交媒體的宣傳,還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外華人和外國友人的喜愛。
“我經常在個人的社交媒體推出新作品,春節前夕,一些身在國外的華人通過線上渠道聯系到我,想要購買這些小兔子,我也在不斷地制作給他們發貨,我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生肖文化,非常有意義。”王彩紅說。
“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是香包獨特的文化特征。王彩紅選取的題材多為十二生肖或寓意吉祥如意的物品。在她看來,傳統的手工要結合當下的生活,根據節日特征和生肖的形象不斷進行新的創作,讓人們愿意把自己喜歡的作品買回家,這才是最好的傳承。
[ 責編:王宏澤 ] 閱讀剩余全文()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相約花朝為主題的文化盛宴如期綻放。“我已經連續三年來參加花朝節了,在這里我不僅展示作品,更講述非遺文化以及張店女紅坊背后的故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場持續兩天的非遺文化盛會,不僅搭建起非遺活態傳承的立體舞臺,更通過文化+旅游的創新融合,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