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為重要抓手,高質量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建設高水平“非遺強省”: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館)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2022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于6月正式啟幕。
浙江省非遺七大重點活動以“共同富裕新力量 共享非遺新生活”為主題,以“揭示非遺本源、激發非遺活力、連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光彩”為主線,以“重保護、強融合、興產業、拓傳播、爭樣板”為路徑,“精神富有、物質富裕”雙向發力,擦亮浙江省域品牌標識,激發浙江非遺經濟活力,進一步澎湃全社會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和動力,助力浙江攀登具有“國際影響、中國氣派、古今輝映、詩畫交融”新時代文化高地。
據介紹,這些活動包括2022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第十四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杭州工藝周)、2022年“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活動、2022“非遺薪傳”系列展評活動、第17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展覽活動、“浙江好腔調”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第五屆中國浙江·全國曲藝傳承論壇及觀摩交流展演、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
“共同富裕新力量 共享非遺新生活。”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總體目標是培育“非遺生活力”“非遺數字力”“非遺傳播力”三力。特別是要充分把握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機遇,通過數字資源賦能,探索非遺傳承、傳播新模式和新路徑。為此,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將用好“非遺大腦”,搭建云上傳播平臺,探索“平臺+數據”“電商+服務”“直播+帶貨”等多元模式,“非遺數字力”賦能浙江非遺資源全民知曉、社會共享、參與體驗。
據介紹,今年“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活動將推出“共富指南”數字服務專區建設,專區圍繞電商平臺入駐、設計轉化、傳播推廣、招商入駐等數字板塊,為非遺傳承人和相關機構搭建信息共享、需求互通、促進合作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第17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創新采用沉浸式、交互式數字體驗,5G、VR、AR、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全方位展示非遺及衍生項目,數字科技助力浙江非遺更加出圈、出彩。
2022年浙江非遺七大重點活動將聯合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新藍網,共同建立“156”總體宣傳體系,搭建浙江非遺重點活動數字融媒平臺,服務全局、貫穿全年、激活全省、影響全國、輻射全球,為浙江“非遺強省”建設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廣泛共識、激發澎湃動力。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